呼和浩特構建“綠色建筑+海綿城市”協同發展體系
文章出處:未知 人氣:發表時間:2025-06-12
呼和浩特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聚焦建筑企業核心競爭力建設,構建全方位培育體系。截至目前,全市1954家施工總承包及專業承包企業中,特級資質企業達3家,一級、二級資質企業突破1500家,形成“金字塔”型優質企業梯隊。今年以來,市質安中心通過13場專項培訓、9次現場觀摩及雄安新區管廊建設實地研學,推動行業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智慧住宅建設標準專題培訓更讓本地企業掌握了質量安全隱患治理與機器人施工等前沿技術。
建筑業成為經濟穩增長“壓艙石”。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建筑業總產值突破309.8億元,同比增長1.4%,行業增加值增速達5.9%。2025年首季延續向好態勢,本地企業合同額同比增加19.3%,上升至608.1億元,外埠企業簽訂合同額達165.25億元,形成內外聯動發展格局。建筑業為城市新增就業崗位超萬個,在穩經濟、保民生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綠色建筑領跑北疆發展,“讓群眾住進‘會呼吸的房子’,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實踐承諾。”呼和浩特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張青表示。2024年全市綠色建材應用率躍居自治區首位,2025年將實現城鎮竣工建筑100%綠色化目標。通過超低能耗建筑、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可再生能源集成三大攻堅行動,年內計劃將星級綠色建筑占比提升至35%以上。
2022年5月,呼和浩特市入選“十四五”國家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通過示范期建設,逐步形成了“山、草、城、水”一體治理模式,通過大黑河、小黑河流域治理及生態修復,筑牢“一區二橫六縱多點”流域蓄排體系,打造呼和浩特市南部綠色生態屏障,保障大黑河入黃水質;同時統籌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加強雨水集蓄利用,實現了水安全、水環境、水資源協同提升,雨水資源利用能力達到了144萬立方米/年,可透水地面面積比例達到42.15%。
從海綿城市基礎設施到建筑垃圾減量化處理,從地下綜合管廊智慧運維到居住空間環保標準提升,一幅“城在綠中、居在景中”的生態城市畫卷徐徐展開。隨著“十五五”規劃編制啟動,這座活力之城正以綠色為底色,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來源:中國建設報)
博悅佳輕質隔墻板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
同類文章排行
- “十四五”,綠色建筑這樣建
- 輕質隔墻板安裝構件有哪些要求
- 1至5月規模以上建材行業利潤同比增長27.6%
- 嚴把口罩質量關,疫情防控奪勝利
- 湖北:裝配式建筑構件配上“身份證”
- 河南濮陽出臺支持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新政
- 長沙將推廣新型墻材 逐步淘汰和取代粘土制品
- 建筑材料輕質墻板的諸多優勢
- 江西“拼裝”建筑助節能
- 湖北加快推動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筑產業發展
- 新型建材之“憎水型微孔硅酸鈣”
- 新型輕質隔墻板防水效果怎么樣呢?
- 硅酸鈣板輕質隔墻相對于水泥板的優勢
- 今年安徽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將達到2
- 湖北省襄陽市新增建筑節能面積近1310萬平方米
最新資訊文章
- 綠色中國新圖景 居住更綠色 低能耗建筑跑出加速
- 蘇州市區政協聯動開展專題協商 助推建筑節能和
- 科技創新 數智賦能 武漢全力重塑智能建造新生態
- 廣東中山推動綠色建筑全覆蓋
- 上海綠色建筑面積累計已達4.22億平方米,未來將
- 「綠色發展」又快又環保!裝配式建筑“搭”出
- 青海加快推進星級綠色建筑建設
- 創新共贏!長沙益陽兩地住建局簽訂戰略合作協
- 福建漳州雙管齊下促建筑行業綠色發展
- “黑科技”!未來,宜昌怎樣建房子
- 青島以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探索城鄉建設低
- 山西運城市全面推進建筑領域綠色低碳發展
- 呼和浩特構建“綠色建筑+海綿城市”協同發展體
- 目標4000億!湖南全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倍增
- 呼和浩特構建“綠色建筑+海綿城市”協同發展體